查看原文
其他

苏轼、王安石、司马光来池州,原来都跟他有关……

池州新闻
2024-09-07
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

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
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用登临恨落晖。

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

——唐·杜牧《九日齐山登高》





这首《九日齐山登高》是唐诗中的名篇。诗中的齐山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池州市城南。


诗的作者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,诗史上人称“小杜”,与李商隐并称为“小李杜”。


《九日齐山登高》这首诗创作于唐会昌五年,即公元845年。这是杜牧担任池州刺史的第二年。



如果是在一年前,亦即来池州之前,这个样子的杜牧是难以想象的。


杜牧,字牧之,出身显赫,祖父杜佑曾为宰相。



杜牧年少成名。少年时献计平虏,被当朝宰相采用;二十出头,作《阿房宫赋》和长篇《感怀诗》,名噪一时;二十六岁,进士及第,仕途高调起航。但是,天意弄人,在晚唐的政治环境里,志存高远的他一直没有机会尽情施展抱负。兜兜转转,直到会昌四年,四十多岁时还在黄州这一“鄙陋州郡”为官,未能走进他心心念念的唐王朝政治核心。这让他时常有类似李白“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”的郁结。



也就是在这一年,他迁任池州刺史。池州,秋芦飞雪乌桕红的池州,杏花春雨江南地的池州,让他的生命焕发出新的神采。


“地逐名贤好,风随惠化春。”好山好水风俗淳的池州,不断抚慰着杜牧那颗壮志难酬的心,让他逐渐有了一种灵魂安顿之感。于是,激情的火把又一次在他的心里熊熊燃烧起来。



他倾力于池州政事—— 整顿州务,兴利除弊。



徭役不公 ,贫民役重。他自置“籍簿”,革除地方小吏干扰谋私弊端,减轻池州百姓负担,并将这一做法广泛推广。


江匪作恶,劫掠伤民。他花费九个月的时间“寻穷询访,实知端倪”,然后提出应对之策,上书朝廷,并被采纳施行。



他倾情于池州人民—— 劝农桑,课耕织,体贴百姓。


会昌五年七月,池州大旱,他率众到木瓜山“祈雨”“还愿”。今天看来,这是一种封建迷信行为,毫无科学道理,也不会产生实际效果。但是,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杜牧对池州百姓的拳拳之心。



他对百姓关心入微。为方便百姓准确掌握时间,他亲求图纸,在池州南门建了一座铜壶银箭刻漏。



他倾心于池州教化——弘文尚德,举贤荐能。


他语重心长地劝勉池州学子赴京应试。在他的贡举下,池州人孟迟、卢嗣立赴试成功,进士及第。此后,池州文风大盛。


池州刺史衙署有座“萧相楼”原是前朝池州刺史萧复所建的藏书楼,因年久失修将倾。他重新修复了这座藏书楼,向池州百姓传递出崇文尚学的信号。



位于齐山的这座亭子叫“翠微亭”。如今,它早已名动天下。从南宋开始,杭州西湖、北京香山、南通狼山或依其雅意,或仿其规制,先后建起了“翠微亭”。杜牧是齐山翠微亭的创始人。任职池州期间,他取李白“摇笔望白云,开帘当翠微 ”之意,建造了这座亭子。



弄溪终日到黄昏,照数秋来白发根。

何物赖君千遍洗,笔头尘土渐无痕。

——唐·杜牧《池州清溪》 





因羡李白“秋浦多白猿,超腾若飞雪。牵引条上儿,饮弄水中月。”之境,他还在池州南门清溪河岸修建了弄水亭,并多次题咏,引得后世苏辙、沈辽、张舜民、李纲等名流争相前来,为文作诗,留下了八十多篇传世作品。


“因君树桃李,此地忽芳菲。”翠微亭和弄水亭的修建,平添了池州城的文化意味,为池州树立了超越时空的文化地标。



与此同时,池州绝美的山川风物、绝好的民风民情,不仅使得杜牧产生深深眷恋之情,也点亮了他的创作灵感。


他纵情山水,行吟池州,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一篇篇锦绣诗文,流传至今的还有三十多篇。


这其中,有著名的《九日齐山登高》和《清明》诗。



《九日齐山登高》创作于会昌五年的重阳节。当时,杜牧邀请了著名诗人张祜等人,汇聚齐山。这一天,杜牧与张祜吟咏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,使齐山一下子名闻天下,开启了“自然齐山”到“文化齐山”的蝶变从此往后,张乔、罗隐、王安石、苏轼、苏辙、沈辽、苏舜钦、梅尧臣、黄庭坚、曾巩、司马光、包拯、岳飞、范成大、周必大、王阳明、汤显祖、董其昌、黄宾虹等各个时代的精英人物纷至沓来,或诗或文,或书或画。据记载,从杜牧开始到晚清,有一千多位文人雅士在齐山留下三千多篇诗文,使齐山与长江下游的焦山齐名,从文化意义上并称为“江南第一山”。

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这首天下华人耳熟能详的《清明》诗,描写的就是唐会昌五年春天池州城西杏花村的景象。当时,行走在“‘处处’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帜风”的池州大地,不能回家祭祖的杜牧,触景生情,赋成这一空前绝后的清明文化佳句。从此,“杏花村”成为所有时代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意象,池州也因此扬名天下。



会昌六年秋天,杜牧迁任睦州刺史,挥手告别了池州。但是,他已经将自己写进池州历史的册页,写进池州人民的心里,并融入了池州文化的滚滚洪流之中。



来源:池州市传媒中心 撰稿:江山

编辑:徐雯          责编:戴琪

审稿:姚成润       监制:周美超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池州新闻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